ID:

207

Date:

2015-04-22

From:

银河指南:织女星系

表面上,织女星系是个不出风头的4行星星系,中心是颗G型主序星。这里曾经被视作人类快速扩张的潜在重心,假以时日能够与地球或者泰若星系这样的地方竞争。但织女星系却成为了与梵鹘的冲突痴线,从而惨遭蹂躏。

星系最初于2404年进行殖民。宜居带中的两颗行星,阿莱弥斯星和塞勒涅星,很快进行了星球改造。星系的人口增长、城市建立、小行星带开采、和获得首个地球联合帝国代表权都相继快速达成。

这个发展随着阿米蒂奇星在27世纪晚期的陷落而停止了。星系的民众发现自己突然身处前线,担心会发生一场有组织的持续性梵鹘战役,于是有办法的人都退到了更内层的星系,导致星系人口骤降。不动产的价格跌到几乎分文不值,星系居民留住的意愿一夜之间就发生了改变。眨眼间,织女星系里最赚钱的工作就变成了解决如何离开的问题。

想象中的梵鹘入侵尚未发生。除了偶尔发生又被迅速击退的侦察突击外,这些外星人并没有进行以占据或深度破坏织女星系为目标的大规模推进。即使这样,持续的入侵威胁仍悬在居民头上。

在织女星系当地居民自视为处于战争的最前线时,军方的少数人也这么想:因为现存有大量基础设施,加之与故土星系的直接联系,被派驻织女星系与前置部署在其它地方的感觉完全不同。

最近十年,这个星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人们渐渐感到些许的资金开始流入织女星系以利用廉价不动产的影响。尽管早期预警系统偶尔会在探测到梵鹘氏族在维吉尔星系游荡时封闭织女星系,解除这种威胁也不会比便宜的房租更让人欣慰。

织女I行星

织女I行星是颗矮行星,位于很接近恒星的地方。没人想过在这里定居,也没在这里发现过让人感兴趣的资源。唯一由天体地质学家放出的无人探测器就让这颗行星从潜在商业或科研资源的名单中被剔除了。

阿莱弥斯星(织女II行星,Aremis)

阿莱弥斯星被一系列行星环围绕,其中包含了许多小型的守护卫星,是个美丽绝伦的住人星球。行星的生物圈虽然在星球改造过程中为人类适居进行了改造,但仍是天然的,并产生了极为大量的如今仍然存活的动植物。

阿莱弥斯星是织女星系内第二颗进行殖民的行星。在其“生命”中的多数时候,织女II行星都是一系列海军和其它军种的军事基地所在地,并且是广受欢迎的登岸休假地点。行星上有所有4个军种的重要基地,其中包括最古老的陆军设施:曼海姆营(Camp Manheim,以纪念切斯特·C·曼海姆上将(General Chester C. Manheim))。这个态势近些年改变了。阿莱弥斯星从最近的人口爆炸中获利最多,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小城市,也发展出了大量的农田。

流入的人口让整个星系都生机勃勃,也让行星获得了《新联合报》的“值得关注的行星”的头衔。新科尔武市(New Corvo)现在是星球上最大的城市,也是进行所有对外贸易的地方。它正在成为地球联合帝国内烹饪科学的中心。许多经济学家推断,织女II行星将在数年内超越其妹妹行星塞勒涅星,并在扩张的高度上很快超过塞勒涅星上高度。当地的总督议会也在强烈地追求获得议会承认。他们甚至采取措施招集自由佣兵来支持加强当地的警力和国民武装,以降低犯罪率。

塞勒涅星(织女III行星,Selene)

塞勒涅星是织女星系的中心,不过许多人怀疑这个头衔还能保留多久。虽然比星系的全盛时期显著下降,但这里仍然有比其它边境星球高一个数量级的人口。塞勒涅星在地球联合帝国议会中有重要的地位,其席位被认为极有影响力。

最大的城市,也是主要降落区,是提图斯市(Titus)。这个广阔的大都市看上去就像往日辉煌的梦境。虽然城市中心相当发达,但数百年间的烂尾工程项目蜿蜒四散,环绕着中心的琼楼玉宇。近来,它们都被外来资金收购,以期重新开发这个区域。其是成是败,从最初的情况还看不出来。

星球人口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殊群体:来自猎户星系的幸存者的后裔。这些逃离猎户星系的幸存者的后裔既满腔怨念又囊中羞涩。他们经常凑起来出钱,支持进入梵鹘空域为惨剧复仇的袭击。这些任务报酬很少又极度危险,但被真正的格斗佣兵看作为其量身打造的成就。

小行星带&织女IV行星

塞勒涅星之外是星系内稠密的小行星带。它的正式所有权是地球联合帝国政府,但并没有对其组织巡逻,也没有进行大规模开采。没有自己的采矿权的独立承包商常常频繁往来于这个区域。虽然这里缺少特别贵重的矿产,但仍被有志向的矿工当作练手的地方。星系中最后一颗星球织女V行星是一颗标准的气态巨行星。这颗巨大、稠密的红棕色星球在景色上永远比不上木星或克朗星这样的星球。不过它确实为那些需要为大型太空船进行燃料补给的人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停留地点。私有精炼设施散布在行星轨道上,外层氢的纯度通常足以进行个别抽样了。

评论

评论载入中...